朱由校话不停留:“此外,福王原本的宫殿、产业、直属田产收归皇家经营,宫殿改为行宫。俺会任命专门的团队做好皇家产业的经营,避免流失和贪墨。

  福王麾下土地税收,因为不需要供养那么大的王府,只收原税的七成即可。七成中两成用于当地产业和行宫维护,剩下五成税银入京给俺叔福王。

  这样就没人说俺借着这次事变削藩,因为先帝赐给福王的封地,税银的一半还会给福王。这是入京保护起来,不是削藩!”

  他的语气坚决而又镇定,声音洪亮而又正气。

  前排的官员张大耳朵聆听,后排的也用过传话的太监听清了内容。

  不是削藩,是入京保护。

  对外完全说得过去,不会有冷酷无情的恶名。

  对内……大伙猜福王敢不敢拿五成税银?

  他哪里敢拿~

  都入京被软禁了,这么多银子他肯定不敢拿,全都推辞给朱常洛和他朱由校。

  二百多万亩的一半税收,洛阳的庞大行宫与许多商铺、作坊,就这么到朱由校手里了。

  至于削藩,真的不需要。

  他的宗室改革计划,本质是藩王入京,封地财产由皇家经营。

  这个皇家经营,当然是自己做产业规划和升级了。

  礼部最先出列:“臣孙如游支持殿下的办法,此举既可让福王在京被保护周全,又有减税造福百姓,还保留了一半税收为福王用度。此举符合礼制又各方受益。”

  方从哲、黄克缵、黄嘉善也都支持。

  到了户部尚书李汝华,这位任职八年,让万历朝国库相对充盈的重要功臣,却没站出来支持。

  想了一会,他出列道:“老臣觉得这次福王入京,虽然对各方都有益,但唯独没考虑京城百姓与用地。”

  “哦?大司徒说的是,有何建议但讲无妨。”

  户部尚书俗称大司徒,这是沿用古时候的名称以示尊敬。李汝华又是朱由校老师之一,这又更加尊敬。

  李汝华说道:“福王入京需要安排大量府宅,如今只有郑养性等一批叛臣的府宅空置,因为避讳肯定不适合入主这些地方。

  其他城内区域大多已有民居,迁移百姓又花钱又会惹得民怨。不迁移又没有符合福王身份的府邸。臣以为迁移并非上策,但臣暂时没有更好的主意。”

  朱由校点了点头,认可了李汝华的担忧。

  给百姓迁移,用银子倒还算是小事,让百姓们离开故居,恐怕很多人就算银子给到位也未必没怨言。

  大明京城内拆迁可不是后世城市建设拆迁,离开了城里的居所到城墙以外,一般比之前条件差很多很多。

  忽然他眼中一亮:“成国公,记得你说过裁撤家丁,以后去边疆,暂时用不了许多宅子了吧?”

  ……啊?

  朱纯臣的汗水从脑门呲溜就下来了。

  “臣确实有……宅子交给监国殿下,全听监国殿下安排!”

  他心中这叫一个苦啊,自己当初信了东林党的鬼话,想着什么拥立皇五子朱由检,一举成为第一拥立功臣。

  现在真是永远欠太子这边的。

  不过我好苦啊,抄家那么努力怎么不给奖赏,还拿我宅子啊……

  心里都快哭了。

  朱由校却朝他笑了笑:“成国公一心为公,献上豪宅解决这个问题。俺也不会亏待我大明的忠勇之臣,这宅子从福王的税收里面出钱,连本带息给成国公。”

  这钱能拿吗?

  朱纯臣脑袋有点蒙。

  等一下!必须拿啊!

  如果不拿,等于送宅子给福王,那不更加坐实自己与福王有交情,还延续着让他欠自己人情。

  要钱!

  朝福王狠狠勒索一笔,把关系搞得差差的,面子上都过不去。这样太子监国才会高兴啊~

  还要替太子监国提前挖密道、布置搞内应监视福王,替太子监国敲打、警告他。这些太子不方便做的事,我朱纯臣来做,太子一定会记我一笔功!

  “臣遵旨!一定让福王入驻此宅,给足我银子,我也替殿下安排好他。”

  “好,成国公办事我还是放心的。”

  朱由校的语气很温和,但朱纯臣心里一个冷颤,知道这话的意思是,太子一直关注着自己办事呢,现在办得还行所以放心。

  要是办的不好……那可能不只是不放心啦!

  他算是彻底只有为太子拼命干这一条路可选了。

  看到朱纯臣拿出这个态度,后续几位大臣又讨论把那座府宅旁边的民居略微牵走一小部分,这样就够得福王的尊崇地位了。

  百姓拆迁的费用都从福王口袋出……

  朱由校乐了,大伙果然都看福王不顺眼,几乎是政治负资产,人都恨不得上来踩两脚。

  他倒是不担心皇家颜面受损。

  京城就在自己控制之下,胆敢作乱者马上就是极刑,家属奴婢全都拉出来去劳动,涉叛者的贪墨网一查到底。

  就这股狠劲,再加上学太祖、成祖称俺不称孤,文官们将领略什么叫“旧的不去新的不来。”

  朱由校接着道:“下面请军机处首席军机大臣张维贤、军机处行走大臣杨嗣昌、洪承畴汇报京营甄别遴选结果。”

  “京营名册有十三万之多,但实际只有七万三千零七十三人,空额快接近一半了。”杨嗣昌汇报。

  承畴汇报:“京营老弱超过三层,油滑顽劣者近两层,有实战之力者不到一半,总计三万五千人。”

  张维贤汇报:“这次进行淘汰冗余、遴选精英活动进行思想品德、体能测试、单兵实战对战、分组对抗作战,综合评分排序几个步骤。”

  洪承畴补充道:“筛选后与浙兵、石柱白杆兵进行个人、小组、小队、大队进行合练比赛选拔。

  通过遴选精英有两千八百六十三人正式加入以浙兵、石柱白杆兵、蓟镇强军组成的征讨兵团;九千七百五十八人加入宪兵团;一万九千八百四十六人加入驻扎兵团。”

  他说完以后又看向杨嗣昌。

  最后杨嗣昌大声宣布:“京营虽然多数表现不佳,但有一人非常厉害,个人实力几乎在浙兵、白杆兵中也无人能及!”

  文武百官都知道京营羸弱,但竟然有这么一个人。

  本章已完成!
为更好的阅读体验,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,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, 转码声明
泰空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:我不是木匠皇帝,大明:我不是木匠皇帝最新章节,大明:我不是木匠皇帝 xbiquges.com
可以使用回车、←→快捷键阅读
开启瀑布流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