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由校知道孙承宗的堡垒与车营战术其实是从哪里学来的。

  不同于熊廷弼、黄嘉善以西北三边精锐为主,强调兵力机动。孙承宗的宣大体系更多,宣大、三边并重,侧重防守反击。

  “卿可以担任工部左侍郎,这个位置很重要,特别是盔甲厂与土建的事卿来主抓,俺相信孙卿可以做好。”

  孙承宗内心很惊讶。

  自己是东林党一派,竟然被委以重任。看来太子监国确实是心中能容人,那些说他冷漠急躁无情的谣言太可笑了。

  “臣一定不辱没殿下期待!”

  朱由校对孙承宗点了点头,知道此人在工部,确实不用担心贪墨、劣质和不作为的事了。

  “河南道御史徐光启何在?”

  ……他!?

  百官大惊之中,一位十分帅气、目光炯炯有神的官员出列了。

  “臣徐光启拜见太子监国殿下。”

  “徐光启,听说有人叫你西法党,就是学习西法而不用儒学,此事你怎么看啊?”

  徐光启倒也不紧张,十分沉着地回道:“此坊间称呼,却非事实。臣学习西洋之数学、几何、天文与火器,取之精华用于我大明,并没有推行什么西法。”

  “臣有异议。”太常寺卿陈于廷又站出来了。

  虽然他这位东林骨干故乡与徐光启故乡相距不远,但是一个偏保守,一个偏西洋,这个时候双方矛盾不小。

  陈于廷说道:“徐光启编纂了《泰西水法》,还在编纂历法,这如何不是西法?”

  徐光启道:“此法非彼法,这是指水利方法、日期历法,不是推行西洋变法。”

  朱由校点了点头,后世的农历就是徐光启编纂的《崇祯历书》,当然运用了西洋的历法与方法,但显然不算是西式变法。

  说他们是西法党,其实是有讥讽攻讦的因素。

  “徐卿,目前西洋火器和水利、农业确实有不少可借鉴学习的地方。卿可为工部右侍郎,让王恭厂生产新式火器,既要好用还要有质量保证。”

  “臣领命!”

  朱由校直接认命孙承宗、徐光启当工部左右侍郎,即是信任也是一场考验。

  他们一个是北方人的东林外围,另一个是南方大族但是被传统儒士警惕。现在看看他们呢能不能摆脱党争与派系的混乱,先把军械、火器、土建、水利的事情给做好。

  为啥不用原本右侍郎周应秋当尚书或左侍郎呢?就是因为周应秋适合官场争斗,真正工程的本事很一般,所以去都察院继续抓贪污去。

  而孙承宗、徐光启都是有本事,立场未必在自己这边,还需要考验和让他们折服才行。

  “工部两位侍郎都是新入工部,俺非常相信他们的忠义、胸怀和能力,但是还需要一位泰山北斗,来入主工部扭转之前烂到极点的局面。”

  百官一听觉得对,孙承宗、徐光启确实资历浅了点,如果正常升职到也合适。现在工部大重组,没一个镇得住的确实不妥。

  “吾师大司寇!”

  大司寇是刑部尚书,现在这一职位是太子之师,元老级别的黄克缵担任。

  黄克缵出列道:“老臣在。”

  朱由校亲自示意他平身。

  “请大司寇兼任大司空,既执掌刑部,也把工部给统领好。”

  “老臣遵旨!谢监国殿下信任!”

  “记得大司寇专门召集了从福建出海吕宋的工匠,让他们打造出吕宋大铜炮。此事大司寇不用工部银子,却比工部造了更好更厉害的大炮。这也是大司寇适合执掌工部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
  俺对大炮和火器非常看重,希望以后能改进为铁质大炮或者铜体铁心大炮,还有重型攻城拔寨、海上战舰使用的更重型大炮!

  相信三位爱卿,一定能让工部再现洪武永乐时期的辉煌,引领大明火器生产标准化,带动新式武器的发明创造。”

  “臣等一定不负监国期待!”黄克缵、孙承宗、徐光启三人都欣然领命。

  终于把工部搞定了。

  吵架追赃回来上千万两白银,正好搞新式装备与一批碉堡。

  碉堡也是有用的~

  尼德兰人的棱堡就让板鸭的世界第一强军吃了大亏。

  辽阳、沈阳建设棱堡群,将主力兵马收缩到大城,等到努尔哈赤啃棱堡啃掉一嘴牙,大军再伺机反攻,拼消耗建奴肯定完蛋。

  熊廷弼这位主帅,擅于整顿兵马肃清奸细,抓反击的时机也是出类拔萃,就是手底下贺世贤等总兵水平不行,之前就惹得熊廷弼要弹劾责罚贺世贤。

  等到京军征讨兵团练出来,那就能叫努尔哈赤知道跟大明作对的可怕。

  “接下来讨论辽东,以及西南和东南之事。然后诸位如果有事要议也可以,一定在这之后提出来。”

  朱由校完全掌控着早朝的议论事项。

  一般早朝都是大臣有事上奏,一堆事情等着皇帝拍板决策。但是朱由校完全相反,九天前他把泰昌尚在、郑贵妃已薨等重要情报把控好,给了文官们一个措手不及的惊天消息,朝堂的议事主题和节奏全在他的掌控下了。

  这回早朝的议题,也是上次结束前他提出来的,又掌握了议事的主动权。

  这次对于辽东的事,当然还要掌握主动权。

  “俺先讲一点,之前兵器铠甲搞成这个样子,是朝廷对不起前线的将士,杜松、刘綎两位大明虎将都是英勇牺牲,当追封而不是责罚。俺定下这个调子,就是不想让前线的将士们心寒,而要让贪墨的虫豸付出惨重的代价。”

  调子定下以后,多数官员都觉得天晴了。

  但是有几个御史言官却觉得,升官扬名发财的机会终于到了。

  “臣御史冯三元,弹劾辽东经略熊廷弼!。

  臣以为,辽东将领自贺世贤以下都是忠义之辈,但是辽东经略熊廷弼,有养寇自重却不敢进攻、畏敌如虎坐视建奴逍遥自在、抽调九边贪污朝廷军饷、脾气暴躁打骂将领士卒、无仁无德不顾百姓死活、目无朝廷号令自立为王,共计六大罪!”

  又两人出列。

  “臣六科廊言官魏应嘉、张修德附议,请求捉拿熊廷弼凌迟示众!”

  三位御史言官,高调弹劾熊廷弼。

  本章已完成!
为更好的阅读体验,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,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, 转码声明
泰空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:我不是木匠皇帝,大明:我不是木匠皇帝最新章节,大明:我不是木匠皇帝 xbiquges.com
可以使用回车、←→快捷键阅读
开启瀑布流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