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由校看了一眼这三个御史言官。

  御史冯三元、六科廊言官魏应嘉、张修德,都不是东林党,但是背后的人跟东林党背后的人大差不差。

  他们背后的人其实早就想弹劾熊廷弼了。

  原因无他,因为他们背后是辽东、江南走私的巨大生意网。

  大批江南大地主、大盐商与乡党朋党,聚集起大量资产主要也不搞生产研发,而是大搞土地兼并和倒卖赚取差价。

  土地是他们的基本盘,而垄断大运河与海运大搞差价贸易才是他们赚取暴利的生财路。

  将东北的马匹、人参、貂皮、鹿茸、药材、良木贸易垄断,卖到江南赚取十倍差价。

  将江南的大米、茶叶、白糖走私到女真和蒙古,赚取几十倍差价。

  当辽东还在大明手中时,他们的走私通过李成梁等人掩护,大家一起分赃。

  李成梁死了以后,辽阳依旧有大批地主商人作为中转,卖给敌人赚钱。

  还有日后的毛文龙走私团伙、皇太极拿下草原东部以后的八大晋商,都是他们的中间商而已。

  偏偏这个熊廷弼在辽东搞坚壁清野,严格约束兵马,这一年让走私的生意锐减八成。

  哪能让熊廷弼继续干下去?!

  他们的代理人,就瞄准了熊廷弼弹劾。

  冯三元、魏应嘉、张修德以及其他一些御史言官,不管是主观有意,还是客观所作所为,就是这些垄断走私力量,在政治上发声搞掩护的官员。

  什么养寇自重却不敢进攻、畏敌如虎坐视建奴逍遥自在、抽调九边贪污银子粮草、脾气暴躁打骂将领,编起罪名来一套又一套。

  嘴上都是大义,背后都是生意。

  怪不得前世的朱由校就给忽悠了,后面气得用老魏全拿下呢,干掉熊廷弼的动因太肮脏了。

  不得不说,官商一体这局面,朝堂上后面会一直有人为官商垄断发声。历史上崇祯缺银子缺疯了,可是一百多公里外的张家口,八大皇商为满清销赃关内抢来的无尽财富,愣是一直无法发现和惩处。

  朱由校知道现在的冯三元、魏应嘉、张修德,跟后面的陈新甲等人一样,不过是这些垄断级地主商人的代言人而已。区别只在于中间商是辽阳商人还是八大皇商而已。

  辽阳这批走私商人如果没记错,努尔哈赤破城的时候,纷纷张灯结彩,组织城内女子化妆迎接。

  比八大皇商还不要脸。

  朱由校看向文武百官:“还有谁一起弹劾熊廷弼吗?”

  又有几个御史言官出列,表示熊廷弼肯定跟工部尚书王佐一样,从军饷、武器、铠甲、火药、粮草中贪墨,希望立刻将他拿下,换上其他人担任辽东经略。

  其他还有一些参与辽东走私,以及与大地主、垄断商人关系密切的官员先没说话。

  这个太子监国可厉害了,如果有坑先让这些愣头青在前面冲一冲。

  “好,好,好~”

  他也想好了。

  杀几个代言人,还会有新的代言人。

  杀掉辽阳走私商人中间商,又会有海上类毛文龙中间商;干掉八大晋商,还会有类似的吴襄蓟辽走私商。

  杀掉目前东南大地主、垄断大运河的巨商,还会有勋戚地主商人集团、湖广大地主商人取而代之。

  杀是要杀的,但是不能这么杀。

  而是要用一些人去杀他们,还要把他们背后的家伙都拿下。

  朱由校微微笑了一下,旁边的刘若愚感到一丝丝寒意,知道太子一般不这样笑,专门在汪文言、杨涟、王安踩坑的时候才这样笑。

  “对了,工部贪赃枉法证据齐全,除了成国公、右都御史和锦衣卫以外,还有人出了很多力。请兵部尚书吾师来给大伙讲一下。”

  “臣遵旨。”

  之前被杨涟弹劾八大罪的兵部尚书黄嘉善,这次回到朝廷以后不像方从哲、黄克缵、李汝华几人那么多表现,好像一直有点低调。

  为啥低调?

  当然是因为太子又给他特别任务了。

  之前黄嘉善被弹劾八大罪以后,忽然人间蒸发。其实是被太子安排到通州去了,跟浙兵、白杆兵汇合,关键时刻入城平叛。

  这次也是一样......他这里一般不动,一动就要有人要遭殃了。

  黄嘉善朗声讲道:“工部打造的武器、铠甲,有优秀的优等货,又有破烂的次品。这些次品到了我大明主力兵马手中,可是那些优等货呢?冯御史你知道吗?”

  “黄本兵卖什么关子,这我哪知道,要知道早就弹劾了。”冯三元急忙否认,一着急就直接叫兵部尚书不太尊敬的“本兵”这个俗称了。

  “呵呵,那你可以问问你背后的大商人们,他们可清楚得很~”

  黄嘉善这么一问,早朝气氛陡然变化。

  “什......什么意思!?”冯三元脸色已经很难看了。

  黄嘉善不理他,对着太子禀告道:“臣在事变以后,立刻着手清除京营残党,捉拿在逃涉叛将领兵卒。发现京营将领倒卖优质武器、铠甲给大商人,大商人又将这些货卖到辽东和草原。”

  啊!?

  多数官员大惊。

  这是资敌啊。

  “你有证据吗?”冯三元急了,明明黄嘉善在说涉叛将领倒卖,他这边自己先入为主去质疑了。

  “呵呵,我黄嘉善在朝堂上比较孤立,但是本事尔等可别小觑了。”

  他微微抬头对着天说道:“老臣是张居正时期落实一条鞭法时干出的成绩,后面逐步任用提拔。记得那时候隆万新政给我大明带来中兴,别的不说,专说跟蒙古人和谈并通商,又开了福建月港。

  老臣清丈田亩以后,去了大同与西北三边几十年,太清楚大地主、大商人跟蒙古人的弯弯绕绕了~

  晋商、晋党,不就是自此诞生吗?晋商晋党都是坏人吗?不!晋商晋党有人倒卖军火吗?有!”

  黄嘉善一甩袖子,怒视这冯三元:“弹劾熊廷弼?是熊经略调来三边的大军,妨碍辽东走私商和大运河走私商走私了吧?我别的不知道,但是工部给京营的一批优质武器铠甲,被我和熊廷弼截获了,人证物证俱在!”

  冯三元大惊,还要装傻。

  御座之上的朱由校笑了笑:“回去告诉你们背后的人,俺要来了。”

  本章已完成!
为更好的阅读体验,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,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, 转码声明
泰空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:我不是木匠皇帝,大明:我不是木匠皇帝最新章节,大明:我不是木匠皇帝 xbiquges.com
可以使用回车、←→快捷键阅读
开启瀑布流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