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月十九日,因为泰昌皇帝病重没有早朝。

  杨涟因此松了口气。

  没被继续当做顾命大臣,其实也还算可以啦。

  别人未必清楚,但是诏狱里面的刘一璟都知道,自己在叛乱前出谋划策,是叛乱的事变策划者和主要参与者之一。

  如果来狠的,抓入诏狱名正言顺。

  朱由校却没这么做。

  是刘一璟那边不想牵连?还是朱由校不屑于抓自己?

  估计都不是,而是留着自己作为反面,试图操控和把玩,以显示他的心胸……

  杨涟觉得自己被侮辱了,一个寒窗苦读、出人头地的进士,被一个靠着出身登上高位的人把玩,这太侮辱了!

  他闭门造车,完全是自己瞎想,终于又想出了计策。

  “哈哈哈哈!还得是我啊!智比诸葛,非我杨涟莫属~”

  诈降计~

  既然第一次跟汪文言政变计失败,第二次的苦肉卖惨计失效。

  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太子太会演戏了。

  一开始装出软弱、不识字、喜欢木匠的样子,把王安都给骗住了。

  后面又演出冷酷无情、处事激进,急着淘汰京营、推行墨家,结果完全是演的,第二次早朝稳得不得了。

  根本原因是没有探查到朱由校的真实想法。

  那这会的诈降计一定能成。

  诈降计,顾名思义假装投降朱由校,然后做事的时候发现对方真实意图,把情报传递出来,甚至关键时刻反戈一击。

  以此破坏朱由校的计划、让他自相矛盾名声受损、最后不得不对文官们妥协放出权力。

  他想了想,现如今适合诈降的人不多。

  但是有两个人很合适~

  整个东林党大部分靠边站,韩爌、周嘉谟、孙如游他们估计都怂了。只有孙承宗荣升工部左侍郎,而且极有胆略,是担得重任人的厉害人物。

  第一个诈降,就由孙承宗来。自己去拜访他,保准舌灿莲花让他欣然同意。

  至于第二个诈降人选,那必须是好友左光斗啊~

  现在左光斗人还在喝茶。

  都喝二十天了……

  听说包吃包住,人也一直被礼待,家人也可以探望,就是必须继续喝茶不能自由离开。

  左光斗可以降,答应给朱由校做事,当醒悟投靠的典型。

  这当然是诈降~

  孙承宗和左光斗两面出击,一个低调地正常做事,另一个像周嘉谟一般高调投诚。

  怎么着都可以探听到太子的真实想法,说不定还能双喜临门。

  杨涟越想越美滋滋。

  他先去找左光斗在京的家人和管家。

  这几天左光斗去“喝茶”,家人早担心坏了,由于左光斗清廉,家里从东南朋友手中借了些银子,又东拼西凑想打听一下左光斗啥时候能放。

  没想到这次问话的是腾骧四卫和精选的锦衣卫,跟以往见钱眼开大不相同。

  可以探望、可以交流,但就是人没法走。钱也绝对不收,表示这只是调查和保护,因为涉及到叛变,建议家人也别听信别人乱讲。

  左光斗见到包括夫人在内的家人们,一般是嘘寒问暖以后就什么也不再说,反正不想让魏忠贤、王体乾他们知道自己的更多生活细节。

  杨涟听到左光斗夫人介绍情况,知道诈降计应该没啥问题。

  朱由校对左光斗不打也不关押,就是这么耗着,其实就像让他服软。然后给天下文人看,倔强如左光斗也都老实了,其他人自己掂量掂量,没超过他的能力和意志休想斗得过。

  “真是打得好算盘……”

  不过诈降再反戈一击,想必左光斗欣然同意~

  ……

  “啪啪啪~

  这算盘与珠算还真有学问啊。”

  朱由校今天是跟老师之一的户部尚书李汝华学习,他不学四书五经,也没有讨论古今人物轶事,而是讨论起算账和数学。

  先问了泰昌皇帝的病情,目前还算稳定,服了药也不怎么喊疼就是嗜睡。

  然后朱由校跟李汝华学起了敲算盘,接着又讨论算盘的发展和珠算的技巧。

  李汝华介绍:算盘虽然早在先秦已经发明,但是珠算发展在两宋开始流行。后面一套算法,是不久前数学家、经济学家程大位所创。

  程大位也是张居正时期崭露头角,自幼经商擅于数算。后来潜心研究出了非常方便的珠算方法,将宋代以来的珠算删繁就简、提炼升华,创作出了《算法统宗》被誉为“珠算之父”。

  程大位十几年前去世,除了方便的珠算还给华夏发明了卷尺,而且实际应用于张居正的清丈田亩,成为非常方便的工具。

  晚明开始的商业、数学与各个学问发展,背后就有程大位珠算学的支撑。此时珠算很快流行起来,在较大的商铺,会用算盘、熟悉珠算事半功倍。

  “那咱们户部官吏都熟悉算盘和珠算吗?”

  “珠算发明仅二十多年,目前即使是户部也只有一半人会用,熟练的更少。”

  朱由校想了想,在计算机发明之前,珠算不会被淘汰。不如趁着珠算发明出来的大好时机,一边将这门学问发展起来,另一边从职业规范上要求这一技能,设立认证资格考试。

  后世各种考试很卷的,古人科举超级卷,但是非科举是缺少机会而不是卷个不停。

  是时候给古人们卷起来了~

  他对李汝华说道:“俺觉得就从天津市舶司、月港市舶司开始,任用税吏和会计必须取得珠算职业资格。”

  “珠算职业资格?”

  “就是到市舶司、税场或者吏部仓场,以后要熟练运用算盘,就算举人一样要有一个珠算职业资格考试,考试通过者具备胜任这一职位的条件之一。”

  李汝华觉得有道理,在市舶司、税场和仓场,要是不会珠算确实比会的人算得慢,还容易出现失误。

  “由户部主持,每年召开珠算执业资格考试。不分士农工商,交钱即可报考。给予通过的初级资格,以及成绩靠前的高级资格,一共两种证书。”

  李汝华觉得可以操作,这样户部又能赚些钱,又能培养选拔专业技能人才。

  太子监国真是太有创意了。

  本章已完成!
为更好的阅读体验,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,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, 转码声明
泰空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:我不是木匠皇帝,大明:我不是木匠皇帝最新章节,大明:我不是木匠皇帝 xbiquges.com
可以使用回车、←→快捷键阅读
开启瀑布流阅读